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的合并在青岛是一件大事,涉及机构合并、名称变更、人员变动、甚至房地产价格等方方面面。市委市政府希望低调处理,平稳运行,消息一直没有外泄。
据一位原市政府办公厅官员透露:
国家有关部委对于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成立新市北区(正式名称仍为市北区,筹备过程中为区别暂称为新市北区)、黄岛区与胶南区合并成立新黄岛区(正式名称仍为黄岛区)已经批复。
青岛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后的新市北区的领导班子的人选,已经敲定。
新市北区挂牌后,接下来是各局部室主要领导的任用和分流,逐级进行。
今年以来,青岛还进行了胶南区与黄岛区的合并,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;
高新区与城阳部分区域合并,成立红岛新区。陆续进行的区划调整,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组成部分。也是承接山东蓝色经济战略的需要。
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青岛市财政学会副秘书长杨林认为,青岛市进行的行政区划的布局和调整,也是青岛市为未来发展成为直辖市进行的基础性工作。
两区合并为一个区,新领导班子搭建和区政府机构合并调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。
据估算,四方区各级公务员大约有七八千人,市北区和四方区两个区政府机构、各级公务员在职的人员、合并后将有1万多人,算上退休人员有近2万人。仅区级干部有100多人。区级领导先调整,然后才能是处级、科级。之后是普通公务员,逐级进行。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,年前很难完成。
据悉,新市北区政府机构各职能部门名称不变。并区之后需要的人员留用,剩余人员将向青岛高新区(目前是红岛新区一部分)分流,因为高新区是新成立的,正在建设当中,有很多职缺。还有少量人员,将向市南区、崂山区等其他区市流动。年龄偏大的或将提前退休。
青岛市北和四方两区政府公务员们,都在暗暗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和自身的未来。部室分流工作还没启动,公务员们手头工作还在按部就班进行着。
有的公务员说,工作岗位虽然可能会换换地方,但职级不会有大的变动,而且听到的消息是“调上不调低”,所以大家现在心态都还好。
其他补充信息:
今年以来,青岛原有的七区五市格局不断被打破并重组。先是胶南与黄岛区的合并重组,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,而后是高新区与城阳区部分区域合并成立红岛经济区。近期,又将市北区与四方区合并。
今年2月,胶南归并到黄岛区,规划成立西海岸经济新区,被看作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一大举措。6月,西海岸经济新区正式挂牌。
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建设部部长王波称,西海岸经济区构建的是“一心五区”空间格局。“一心”是新区中心区,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、胶南经济开发区等,“五区”包括保税功能拓展区,规划建设胶州湾片区、董家口片区两大保税功能拓展区;国际经济合作区,规划建设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;董家口经济区;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,包括海岛片区、大珠山生态片区、小珠山生态片区三部分;五是古镇口服务保障区。
对于西海岸经济新区,青岛市是本着做强做大的思路,希望西海岸经济新区能够承载再造一个新青岛的使命,计划2015年基本建成,生产总值目标是5000亿元。目前西海岸经济新区2011年生产总值为1823亿元,常住人口139万人,计划到2015年新区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、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,年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,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左右。
今年5月,青岛红岛经济区成立。7月19日,山东省青岛红岛经济区规划公布,红岛经济区范围包括青岛高新区、青岛出口加工区及城阳区红岛街道、河套街道,占地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。
红岛经济区市按照做高做新的思路,预计到2015年,将发展成为知识创新、研发孵化、高端产业、高端服务密集区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先行区。
青岛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敏说,红岛组团是北岸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里将建设高新技术密集区和科技、生态、人文新城。
近期,红岛经济区以软件科技城建设为重点,已经启动了总投资9亿元的云计算中心项目,引进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香港招商局蓝湾网谷和总投资70亿元的清华科技园青岛分园等项目。
在青岛人眼中,近期进行的市北区与四方区的调整,是力度更大的一次调整。因为市北区与四方区是青岛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区。与市南区、李沧区并称青岛四大主城区。
青岛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隋映辉表示,青岛行政区划大调整,是青岛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推进的一个步骤。通过调整可以实现资源整合、人才整合、资产整合。比如市北有发展很好的商业圈,商业、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,而四方区发展相对滞后。通过这种资源整合,发展滞后地区得到带动。这是基于青岛全市发展的考虑。区域合并之后,机构精简、人才也得到合理流动,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,能够全面承接蓝色经济发展国家战略
来源:经济观察报 庞丽静
没有评论,留下你的印记,证明你来过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